陳云同志拒禮
陳云一生淡泊名利,從不收禮。不管禮物多輕,陳云也是"來者必拒"。作為黨和國家的領(lǐng)導(dǎo)人,陳云外出視察和進行調(diào)查研究的次數(shù)很多。每當陳云外出,他立下的"規(guī)矩"是"不接不送",輕裝簡從,形式上的東西一概免掉,更不許搞迎來送往或者吃喝宴請。
有一次,陳云在某市的公務(wù)剛結(jié)束,正準備乘火車返回北京。當?shù)氐母刹靠吹疥愒圃谶@里整天忙著談話,深入基層了解情況,同時在生活上又堅持低標準,很辛苦。為表達敬意,最后商量決定帶一些東西上火車。由于早就聽說陳云拒收禮物的態(tài)度是"不可商量的",因此,僅僅帶來兩只老母雞和一些蔬菜。陳云一行對此毫無所知。直到火車即將開動,秘書肖華光才得知此事。肖華光婉言請他們將東西帶回去。但當?shù)仡I(lǐng)導(dǎo)的態(tài)度卻很堅決,說這根本不算啥。肖華光將此事向陳云做了匯報,并建議說,對方如此盛情,不如按照市場價格,把這些東西都買下來,也不違反規(guī)定。陳云詳細聽完匯報,果斷地說:"不能開這個先例,有第一次,就會有第二次,以后就阻止不住了。還是請他們把東西帶回去,要和他們說,他們的心意我領(lǐng)了,但東西我不能收。"
記得唐代文學家韓愈曾說過:"君子有所好惡,好惡不可不明。"陳云作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,廉潔自律,愛憎分明,其拒禮的故事頗令人深思。
共產(chǎn)黨員的廉從何來?就來自于平時的一點一滴。陳云的"認真"并非"小題大做",而是恪守廉潔的一道必不可少的"防線"。在現(xiàn)在生活中,"小"不拒而亂"大節(jié)"的教訓實在太多。一些不廉不潔的干部,不就是從抽幾包煙、喝幾瓶酒開始的嗎?一些"大"不也是從收受"小意思"而起步的嗎?至于那些一下子就"撈大"的家伙,只要查查他們的"老底",無一不是有過"撈小"的劣跡。大凡意欲行賄之人,也必是以"小東西"來"探路",若有效果,再"逐步升級"。由此可見,"廉"從小始,知"小"者廉。因此,大量的腐敗現(xiàn)象就是從"不起眼"的地方開始的。
2017-05-24 來源:東麗黨史
黨史縱覽